舞台上的帷幕如海浪一般此起彼伏,發出啪啦啪啦的聲音,舞者突從裡面鑽出來和觀眾打招呼,寶寶一臉驚奇,但並沒有被嚇倒,反而一起鑽進布幔中,享受被籠罩的新奇感覺;隨後,舞者一邊翩翩起舞,天空徐徐下起落葉,輕柔地蓋在寶寶們的臉龐上,寶寶們伸手想抓卻抓不住;寶寶們爬着爬着,忽然身下出現彩色光圈,任憑他們如何塗擦,光圈也沒有被擦去,手也沾不上一點顏色。這群四到十五個月大的寶寶們,陶醉在如詩如畫的嬰兒劇場《森中甜夢》中,他們正經歷的,都是人生當中的第一次。
人生初體驗
《森中甜夢》是由本地製作人陳詩琪、旅居奧地利的編舞家徐穎婷、本地編舞家伍淑華共同創作的嬰兒劇場,為四至十五個月的寶寶帶來獨一無二的戲劇初體驗。現場演奏的音樂,時而夢幻輕快,演員在白色帷幕下舞動肢體,引領觀眾探索“森林”裡面的每種神奇的生物。
監製陳詩琪笑言,“寶寶有自己一套閱讀世界的方式,他們會把所有的感官打開來感知這個世界。”編舞伍淑華稱,由於三歲以下的嬰幼兒還沒有建立語言和邏輯推理能力,難以理解故事劇情,劇場的故事線還是次要,劇場人員要做的是為這些寶寶準備一場感官盛宴,刺激他們的視覺、聽覺和觸覺,讓他們盡情探索與突破,走出自己的安全區。
嬰兒比任何人更需要劇場
與成年人進劇場的目的不一樣,嬰兒劇場的主要目的,並不是娛樂寶寶。或者說,其目的遠遠超越娛樂本身。十五個月大的寶寶,還在努力認識這個世界,一切的經歷對於他們來說,都是第一次。因此,在劇場的一切感官刺激,都是一個學習體驗,在觸發、提升他們的感知能力和幫助他們建立認知。
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,人類從出生起,就在透過感官來接受生活環境的資訊,從而發展認知能力和心智;現代的腦神經科學指出,幼兒所接收的各種感官刺激,有助於大腦突觸的連結發展,零至三歲是“突觸形成期”,三至十歲是“突觸修剪期”,三歲開始,多餘的突觸會被慢慢修剪。突觸愈多樣化,孩子的大腦可塑性愈大,學習能力愈強。由此可見,嬰兒劇場不單只是一個娛樂,還具有其他年齡段劇場難以企及的好處。
沒有前設,享受當下
當然,和任何年齡段的劇場一樣,劇場打開了寶寶們的想像力。由於寶寶們並沒有成年人的具像概念,未曾見過下雪,也未見過海浪,所以更能充分想像劇場中的抽象演示,解讀出不一樣的寓意。伍淑華表示,“每個寶寶的感受都不一樣,有些環節,我們之前還會擔心他們會害怕,結果他們很享受!”
令她印象深刻的是,本來舞台上被一塊很大的白紙鋪滿,當她鑽進白紙底下,再鑽出來和寶寶們打招呼時,有位小觀眾有樣學樣,鑽進白紙底下,她本來以為寶寶看不見爸媽會大哭,豈料他非常開心,直到白紙再次被掀起,才爬回去爸媽身旁。“‘沒有前設,享受當下’,就是參與任何劇場的目的。”伍淑華笑着說。
盼獲政府更多關注
《森中甜夢》並不是陳詩琪和伍淑華的首個嬰兒劇場作品,早在二○一八年,陳詩琪就為本地首個原創嬰兒劇場作品《親親・泡泡・郁郁貢》擔任製作人,伍淑華於其二○二○年的重演版本擔任演員。作品大獲好評,場次迅速售罄,很多家長都未能買到票,緣慳一面。
在製作人的角度看到市場有如此熱烈的反應,陳詩琪當然順勢而為,一有機會就籌備第二個嬰兒劇場。嬰兒劇場在澳門有一定的需求,但基於製作需時和場地限制,無辦法滿足所有適齡幼兒的數量需求。別以為嬰幼兒甚麼都不懂,製作就可以馬虎,嬰兒劇場的成本投入和一般的劇場一樣,可票房收入就少很多。
陳詩琪坦言,“一場演出最多只能容納十五個家庭,其實能計算出最大的票房收入是多少,是無法和一個小劇院的票房收入相比的。”因為票房少,難以市場化,劇組無法自負盈虧,必須依靠資助;然而在政府角度,票房收入少也不合符經濟效益,因此申請資助,均有觀眾人數下限的門檻要求。“其實澳門的嬰兒劇場,在內地港澳中相對是發展得很好,內地方面現時主要是引入外地的嬰兒劇場,香港也是近年才有嬰兒劇場,港澳的發展步伐差不多。”
縱然澳門的嬰兒劇場創作方興未艾,市場有發展空間,製作人和演員即使野心勃勃想借助資助作外地巡演,也無可奈何。本地演出方面,也基於場地難得,一年亦只能上演幾天。製作組期望,政府以後在制訂文藝資助政策時,或可考慮不把觀眾人數作硬性的評核要求。
陳詩琪認為,嬰兒劇場不只是一場珍貴的感官學習體驗,也是一個難得的親子陪伴及互動機會,值得被投放資源,亦有利於政府現在大力提倡的優生多育政策。期望未來能投放更多資源予與嬰幼兒相關的文化藝術活動,帶動業界創作更多嬰幼兒劇場。
發佈者:鄭 雁之,轉載請註明出處:https://fantasiamacau.com/2024/08/27/%e6%89%93%e9%96%8b%e5%b9%bc%e5%85%92%e6%84%9f%e7%9f%a5%e4%b8%96%e7%95%8c%e4%b9%8b%e7%aa%97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