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欄
-
延續 “文化澳門”對外開放的定位與角色
月前,《施政報告》針對澳門文化發展方面提出了兩大方向,明確區分事業及產業兩個方向,對筆者而言,文化的多功能性體現出的是在經濟上、政治上、社會上均具備獨特功能,同時,三方亦是互相影響…
-
創作是與自我的對話──韋艷芳的藝術人生
在澳門這座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,藝術家韋艷芳用畫筆譜寫着屬於自己的生命詩篇。她在大學修讀工商管理學位,只因心中一句“不去實行便會後悔”,踏上了創作者之路,並以其獨特的女性視角和細膩的…
-
面具、少女與鹿——訪青年藝術家潘詠儀
開朗、愛笑、親切,那是我對潘詠儀的第一印象。然而,隨着對話深入,我漸漸發現那是屬於她的一層防衛外衣。正如她的畫作《邪惡面具》中的故事,少女透過帶上面具,隱去真實的自我。 創作雙行線…
-
《星辰大海‧冼星海》再入選國家藝術基金
澳門舞蹈家劉迎宏的作品再次入選國家藝術基金二○二五,不僅讓劉迎宏本人感到振奮,也讓澳門的藝術界為之驕傲。受訪時,劉迎宏分享了他的創作歷程、作品背後的意義,以及未來計劃。 再次入選的…
-
澳門藝術家的巴黎藝術之旅
法國巴黎大皇宮最近迎來年度藝術盛事——“首都藝術展”。這場匯聚全球頂尖藝術家的展覽,吸引來自四十多個國家的二千多名藝術家參與。令人矚目的是,四位澳門藝術家,包括方惠萍、戴柏良、何沛…